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和云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技術轉移研討會于12月7日在昆明成功舉辦。北京師范大學、云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盟創新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和云南相關企業代表在會上就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技術轉移和創新合作的平臺建設、示范項目、機制模式建設,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技術轉移等議題進行了交流研討,國內同行專家近30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省情報院馬敏象院長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云南依托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盟創新中心開展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的工作實踐和成效,并對如何進一步發揮這些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的作用進行了交流和分享。
中國農業大學周宇光副教授從中國-加納/贊比亞可再生能源技術轉移合作項目、中國-埃塞俄比亞/斯里蘭卡可再生能源技術轉移合作項目、“大循環”系列生物能源交流平臺、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技術交流合作四個方面,就農業廢棄物清潔化生物燃氣利用技術、清潔生物質爐具測試方法及設計等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實踐進行了交流介紹。
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項目經理史明威對該中心的職能情況、工作開展模式進行了介紹,并分享了中國-加納/贊比亞可再生能源技術轉移合作項目、中國-埃塞俄比亞/斯里蘭卡可再生能源技術轉移合作項目的成效及進展。
云南企業代表中國-老撾太陽能科技合作中心常務副主任、云南晶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定文就企業在印度、泰國、老撾、越南等南亞東南亞國家開展示范項目的實踐經驗進行了交流分享,并從實際操作的層面與與會專家進行了交流討論。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九天對會議進行了總結。當前國際科技合作、技術轉移工作的形勢有了很大的改變,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使工作的開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工作的方向和方式。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盡管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一帶一路”技術轉移工作仍有新的發展機遇。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要求轉變觀念,創新合作模式,切實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際需求,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成果轉移轉化為目標,把合作落地于機構和企業,激發合作平臺及相關企業的活力,推動并保障國際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研討會達到了預期目標,與會單位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助力“一帶一路”技術轉移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現場
參會人員合照
(辦公室 馬曉婷供稿)